金投网

股市投资者要学会把握交易成本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其经典著作《战胜华尔街》中提到了一种“每笔交易前沉思两分钟”的方法,提醒投资者应在每笔交易前用两分钟来列举进行这笔交易的理由,而不是贸然下单,这样做可以减少很多盲目的交易,克服随意进行交易的冲动。

股市投资者要学会把握交易成本

金投股票讯,一般而言,频繁交易会给投资者的收益率造成影响,但投资者为何还会频繁交易呢?

首先是“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造成投资者频繁交易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有的投资者总是认为自己对股票的分析或预测能力强于其他投资者,因而不断频繁地进行交易。过往一两次成功的投资经历会导致投资者错误地估计其投资能力,对投资收益有不切实际的预期。事实上,这种过度自信的现象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心理学家还进行过众多有趣的实验来验证不同类型的群体均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比如70%的驾驶员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位于全部驾驶者的前列等等。

其次是情绪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短期波动的影响。造成投资者频繁交易的另一个原因是投资者的情绪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短期波动的影响。投资者往往在市场不断下跌时卖出,市场不断上涨时买入。很多实证研究都说明市场中部分投资者的买入和卖出行为会对投资者的情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投资者跟随着进行相类似的交易,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从众”或“羊群效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普通投资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了解股票的价格波动,也使得投资者下单交易变得更加方便,这样股票的短期波动很容易造成屏幕前的投资者情绪产生波动而进行频繁交易。

那么,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是否注意到交易成本呢?

首先,频繁交易需要承担极高的交易成本。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往往忽视交易成本的影响,认为每次交易的交易成本非常小,对投资业绩的影响很小。但美国金融学家Odean认为,造成频繁交易投资者收益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便来自于交易成本。我们通过以下的例子来做个简单的说明,假设某投资者的年资金周转率为30倍,即其交易金额为其资金量的30倍,如果以交易金额的千分之三来计算所有费用,该投资者全年的交易费用就达到资产规模的9%。也就是说,投资者要取得9%以上的年收益率才不至于出现亏损,这一数值已与股票市场历史年平均收益率相接近,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积少成多的交易成本是导致频繁交易投资者财富受损的一大原因。

其次,“处置效应”消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投资者往往在持有股票出现较小盈利时便早早卖出股票,而一旦持有股票出现亏损便倾向于一直持有,博取反弹。这种现象被称作“处置效应”,普遍存在于普通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中。而对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假设其每次交易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各占50%,但是正确时获取的收益十分有限,而一旦亏损则财富受损的幅度较大,几番下来频繁交易必然会不断消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这也是为什么在牛市中投资者往往无法战胜市场,而在熊市中资产跌幅却总是大于市场下跌幅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投资者又该如何克服频繁交易的习惯呢?

一要避免随意地进行交易。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买卖前,要首先对上市公司的素质进行认真的分析,尽量投资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和公司,慎重分析准备进行的股票交易可能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并制定一定的投资计划。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其经典著作《战胜华尔街》中提到了一种“每笔交易前沉思两分钟”的方法,提醒投资者应在每笔交易前用两分钟来列举进行这笔交易的理由,而不是贸然下单,这样做可以减少很多盲目的交易,克服随意进行交易的冲动。

二要制定长期投资计划。股神巴菲特是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倡导者,当然长期投资并不意味着不论发生什么变化一直持有股票不变。而是要求投资者不断对其持有的股票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当股票价值低于市值时买入,而在股票价值高于市值时卖出。一旦投资者对其持有的股票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则能保证情绪不会总是受到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因而避免情绪波动所带来的频繁交易。

背景

股票市场中有很多投资者习惯于不断查看股票价格的变化,并且频繁地进行买卖交易,有的投资者甚至一年内交易多达上百次,几乎每个交易日都要进行交易,许多频繁交易的投资者通常因为盲目下单造成损失。

相关推荐

  • 深市A股涨幅
  • 深市A股跌幅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股票频道STOCK.CNGO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