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网

回购潮起 制度包容度便利性有望提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10月以来A股市场已有57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股份方案,超过去年同期数量,展现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2019年至2022年实际回购金额分别为579亿元、694亿元、1133亿元、886亿元,各年分别披露回购方案247份、232份、408份、512份,参与公司家数238家、226家、384家、490家。

上市公司正掀起新一轮回购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10月以来A股市场已有57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股份方案,超过去年同期数量,展现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征求意见稿)》落地实施,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回购条件,将推动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回购队伍。

传递发展信心

连日来,多家上市公司公布股份回购方案,用“真金白银”表明看好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态度,助推市场情绪积极向好。

其中,李子园10月10日公布股份回购方案,拟在未来12个月内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回购,用于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公司拟回购价格不超过24.66元/股,拟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1.5亿元至3亿元。“自有资金回购彰显管理层信心,股权激励在途激发团队效能。”民生证券发布的点评报告写道。

Wind数据显示,9月以来,A股市场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参与股份回购,集中于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计算机等行业。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A股大手笔回购案例不断涌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在今年以来实施回购的公司中,牧原股份海康威视中联重科等6家公司回购金额均逾10亿元,海尔智家等138家公司回购金额均超亿元。

在市场人士看来,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回升,将进一步夯实市场底部区间。“历史上回购潮基本同步或略领先市场底,近期回购活跃度再度提升。除增持、回购以外,近期减持明显放缓、汇金增持、阶段性收紧融券规模等均有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情绪。”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夏表示。

回购规模总体呈上升态势

自2018年公司法对股份回购专项修改以来,我国形成了涵盖公司法、证监会规定、交易所规则在内的回购制度体系,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稳步提升。2019年至2022年,境内市场实际回购合计近3300亿元、年均突破800亿元。

专家总结,近年来A股回购具有诸多新亮点:回购规模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19年至2022年实际回购金额分别为579亿元、694亿元、1133亿元、886亿元,各年分别披露回购方案247份、232份、408份、512份,参与公司家数238家、226家、384家、490家;龙头公司运用回购工具增加,各年千亿市值以上公司回购的分别有8家、12家、15家、26家;回购便利度提升。

张夏说,大市值央企公司带头增持回购,起到标杆和引领作用,推动市场预期提升和引领更多公司开展回购增持;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同时,股价有所提升。

比如,中联重科2019年至2023年披露两份回购方案,累计回购47.85亿元。其中,2019年5月13日至2020年5月12日,公司进行回购,股价累计上涨52%;2022年7月20日至2023年7月19日,公司再次回购,股价累计上涨21.69%。再如,中国石化2022年8月29日披露回购方案,预计在三个月内以不超过6.81元/股回购12.5亿元至25亿元股份。至2022年11月25日回购结束,中国石化股价累计上涨9.73%。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运用回购工具选择何种用途、发挥何种功能,取决于上市公司自身状况和需要,可以在公司自治基础上自主选择。

增强制度包容度和回购便利性

上市公司回购热情不断升温,离不开制度包容性和实施便利性的提高。

证监会2022年10月14日表示,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部分条款进行修订,沪深交易所分别修订回购股份指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优化上市公司回购条件,放宽新上市公司回购限制,合理界定股份发行行为等。

“回购股份指引的修订进一步放宽了回购股份限制,并优化了窗口期安排,有利于上市公司运用回购等市场化工具维护公司合理价值。”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

具体来看,对于“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回购触发条件之一的“连续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达到30%”,累计跌幅拟调整为25%。有专家评价,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机构砸盘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提振股民持有优质上市公司信心。

新上市公司回购实施条件也将适度放宽。比如,将新上市公司的回购实施条件,由“上市满一年”调整为“上市满六个月”。在优化禁止回购窗口期的规定方面,有关部门将季度报告、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的窗口期由“公告前十个交易日内”调整为“公告前五个交易日内”。

此外,加大对“忽悠式回购”打击力度有望上升新高度。田利辉说,未来,监管部门将进一步严格防控“忽悠式回购”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昝秀丽

相关推荐

  • 藏格矿业于10月19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1.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8902元。...
    0阅读
  • 10月19日晚,同益中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13.28%。...
    0阅读
  • 红旗连锁10月20日盘后发布2023年三季报,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41亿元,同比增长0.89%。...
    个股 上市公司 红旗连锁 2023-10-25 10:28:47
    0阅读
  • 2023年10月20日晚,吉宏股份(证券代码:002803)披露2023年三季报,2023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061.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25%。...
    个股 上市公司 2023-10-25 10:27:41
    0阅读
  • 天安新材(603725)10月20日晚间公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28亿元,同比增长14.26%。...
    个股 上市公司 比亚迪 2023-10-25 10:26:14
    0阅读
  • 深市A股涨幅
  • 深市A股跌幅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股票频道STOCK.CNGO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