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网

工信部:优化储能产业 发展生态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11月9日,2023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开幕。大会以“全球视野 全新储能”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在开幕式上表示:“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下一步,工信部将与有关各方一道,加快提...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11月9日,2023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开幕。大会以“全球视野 全新储能”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在开幕式上表示:“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下一步,工信部将与有关各方一道,加快提升储能产业创新能力,注重中试验证和场景牵引,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储能产业快速发展

  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苗长兴表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创新发展,储能产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具体来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不断迭代,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锂离子电池循环次数超过12000次,全钒液流电池进入商业化初期,钠离子电池加快量产步伐。

  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的产值已接近2000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我国储能产业生态初步形成。2022年我国储能产业相关企业达到3.8万家。其中,锂离子电池领域形成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60家。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储能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

  我国储能市场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在新能源场站、电网调峰调频、充换电站、工商业等应用场景中,储能由示范试点加速向商业化迈进。

  储能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863万千瓦

  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的产值已接近2000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储能安全亟待提升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储能已从研发示范转向快速商业化推广阶段,储能既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又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安全,试错成本极高,因此不能走先追求速度再追求质量的老路,必须一开始就坚持高质量发展。”

  吴凯表示:“当前全球已出台的多数相关法规,大部分是用在电池安全和电站消防规范等领域,在并网前对储能电站系统级别的安全可靠性测试和验证标准仍是空白。因此,行业亟需围绕储能系统并网运行,建立完善的测试评价标准体系;针对电池寿命等关键指标,形成可靠的实测标准,并对储能设备的并网实用性进行测试实证。”

  “储能产业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连接点。下一步,工信部将与有关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苗长兴表示。

  苗长兴表示,一方面要加快提升储能产业创新能力,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上下游联合创新,在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压缩空气、氢储能等领域,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产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另一方面,要注重中试验证和场景牵引,增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中试验证能力;推进“光储充放”一体化、共享储能等新模式和新业态试点示范。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技术标准等国际合作,协同畅通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储能新技术、新装备推广普及。

  打造先进产业集群

  近年来,在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带领下,宁德市抢抓储能发展机遇,取得了亮眼成绩。

  宁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宁德储能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宁德已集聚锂电上下游产业链企业80多家,全市拥有包括储能在内的,在建和投产锂电总产能达330GWh,后续规划产能达300GWh,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集群。

  在开幕式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宁德市“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会上,宁德市还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63个,计划总投资达1191.2亿元。涵盖储能电池正负极关键材料、结构件配套、智能装备等上游领域;储能电池、PACK、工商储能与家庭储能等中游产品;电动航空、电动船舶、光储充检、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储能技术服务等下游新应用场景,着力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宁德市动力电池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锂电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100家,形成330GWh锂电池的产能规模,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集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试点示范建设成果、研发创新能级、集群企业竞争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等整体稳步提升。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李嫒嫒

相关推荐

  • 11月10日A股收盘,据统计,北向资金今日全天净流出48.64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出33.15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15.49亿元。...
    0阅读
  • 1、忌临低则止。在上市公司基本面未明显恶化时,历史低价区的筹码是不适宜于止损的。这种股票,一量破位下行,投资者可大胆补仓;2、忌升中而止。上升途中的个股也是不适宜于止损的。上升过程中的股价下跌是进货的机会,如果止...
    0阅读
  • 11月10日收盘,据数据统计显示,今日共有14只个股收跌停板,以所属行业来看,上榜个股居前的行业有汽车零部件、通用设备等,上榜个股都分别有3只、2只。...
    0阅读
  • 11月10日收盘,据数据统计显示,今日共有33个股收涨停板,以所属行业来看,上榜个股居前的行业有专用设备、燃气等,上榜个股有4只、2只。...
    0阅读
  • 11月10日收盘,国内A股行业资金流向上看,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前三名行业:贸易行业、证券、医药商业;分别流入3.73亿元、3.72亿元、2.56亿元。...
    0阅读
  • 深市A股涨幅
  • 深市A股跌幅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股票频道STOCK.CNGO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