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网

多地出台政策促进汽车消费

  ● 本报记者 孟培嘉    微信公众号“南京发布”11月26日消息,南京将从11月28日(含)起发放第二轮乘用车新车购车补贴,最高5000元/辆。记者梳理发现,近期苏州、长沙等地均推出购车补贴政策,促进汽车消费。  发放补贴  南京此次...

  ● 本报记者 孟培嘉

  

  微信公众号“南京发布”11月26日消息,南京将从11月28日(含)起发放第二轮乘用车新车购车补贴,最高5000元/辆。记者梳理发现,近期苏州、长沙等地均推出购车补贴政策,促进汽车消费。

  发放补贴

  南京此次发放补贴对象为在南京市从事汽车新车零售业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购买7座(含)以下非营运车乘用车新车(不含二手车)并完成上牌的个人消费者,不限上牌地区。

  补贴金额方面,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不含税价为准,其中20万元以下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均按照1000元/辆给予一次性补贴;20万元(含)以上燃油车按照4000元/辆给予一次性补贴,新能源车按照5000元/辆给予一次性补贴。

  近期,多地出台政策拉动汽车消费。苏州商务局消息,11月25日“苏州市秋冬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冬季汽车消费节”正式启动,红包总额达1亿元,活动时间跨年至2024年3月31日结束。

  补贴金额方面,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含税价为准,20万元(含)至30万元以内的,购车并审核通过后给予一次性4000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补贴;30万元(含)以上的,购车并审核通过后给予一次性6000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补贴。

  长沙市于11月25日启动2023年第四季度汽车促消费活动,将投入2000万元进行汽车购买补贴,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需求。此外,合肥高新区于11月15日启动2023年第二轮乘用汽车券发放工作,其中购车发票金额在10万元(不含)以下的,政府补贴2000元/辆;10万元(含)以上20万元(不含)以下的,政府补贴4000元/辆;20万元(含)以上30万元(不含)以下的,政府补贴6000元/辆;30万元(含)以上的政府补贴8000元/辆。

  扩大内需

  汽车是支撑消费的“大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8.54万亿元,其中汽车类消费额约3.9万亿元,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国家发改委此前出台政策,提出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有效满足居民出行充换电需求。推动居住区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并执行居民电价,研究对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

  根据中汽协销量数据,1-10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073.1万辆、206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7.5%;新能源乘用车同期批发销量为680万辆,同比增长35.5%。财通证券认为,展望2026年,乘用车销量有望稳中有升,需求来自增购和换购。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除了直接给予补贴,多地还出台政策,提升购、用车便捷度,促进汽车消费。

  11月24日发布的《广东省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小汽车购买指标申请资格,2023年广州增加5万个计划外节能燃油车增量指标配额。具备条件的区域扩大允许夜间、周末、法定假期停车路段;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本报记者 孟培嘉

相关推荐

  • 11月27日A股收盘,据统计,北向资金今日全天净流入3.34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12.43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9.09亿元。...
    0阅读
  • 11月27日收盘,据数据统计显示,今日共有19只个股收跌停板,以所属行业来看,上榜个股居前的行业有文化传媒、房地产开发等,上榜个股都分别有4只、2只。...
    0阅读
  • 1、要求不同。打新股有市值要求,即T-2日前20个交易日日均持仓市值在1万元以上,打新债没有市值要求;2、申购方式不同。打新股是通过投资者的申购份额决定申购股票数量,而投资者打新债是通过信用申购的方式申购可转债的;3、获...
    0阅读
  • 11月27日收盘,据数据统计显示,今日共有35个股收涨停板,以所属行业来看,上榜个股居前的行业有汽车零部件、互联网服务、消费电子等,上榜个股有9只、3只、2只。...
    0阅读
  • 11月27日收盘,国内A股行业资金流向上看,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前三名行业: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半导体;分别流入9.95亿元、4.67亿元、4.47亿元。...
    0阅读
  • 深市A股涨幅
  • 深市A股跌幅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股票频道STOCK.CNGO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