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
您的当前位置:股票首页 > 研报数据 >宏观研究>详情

7月份金融数据点评:证金公司救市或导致货币数据虚假繁荣

2015-08-11 00:00:00 发布机构:国联证券 我要纠错

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8 月11 日发布数据显示,7 月社会融资规模7188 亿,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5890 亿。7 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区别于前者,包含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为14800 亿,新增人民币存款 21700 亿元。5 月份 M2增速分别为13.3 %。

点评:

社融规模大幅下降,表外融资规模下降。社会融资规模7 月份环比大幅下滑1.14 万亿,仅为7188 亿元。除企业债融资 微涨397 亿元外其余各项均不同程度下滑,以表内新增信贷与表外的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下降规模为首,分别减少7350 亿元与2283 亿元。由于去年7 月表外融资负增长,今年7 月份表外融资仍然同比有所增加,而去年的表外融资负增长本身就异常,考虑同比变化意义并不大,我们更加关注环比大幅下降的原因。表外新增融资7 月份共环比下降4033 亿元,主要在于新增未贴现承兑汇票仍然是负增长。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企业办理承兑汇票的金额减少以及将票据贴现的金额增加。由于票据贴现占据银行信贷指标,在当前信贷疲弱信贷指标难以完成的环境下,银行有动力办理贴现业务;而票据融资利率仍处于低位,企业也有动力将手中的票据进行贴现。

表内信贷冲高回落,证金公司救市资金导致信贷数据大幅增加。社融中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890 亿元,而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48 万亿元,两者差额接近9000 亿元,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从分项看,住户与企业的新增贷款均出现大幅环比下降,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季末冲高回落的结果。从同比上看,除了票据融资有所增加外,住户中长期贷款亦增加986 亿,说明 7 月份住房销售行情依旧良好。7 月份最重要的变化在于非银金融机构的贷款,环比大幅增加约9000 亿元,是7 月金融数据异常的元凶,我们认为这部分资金可能是商业银行为证金公司提供的救市储备资金。

7 月新增存款环比下降,多为季末冲高回落现象。7 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2.17 万亿,较上月少增 6395 亿元。分项看,居民户与企业新增存款为负,较上月分别环比下降1.0万亿和1.27 万亿,两者存款大幅减少为典型的季末冲高回落现象。新增财政存款 5150 亿元,较 6 月份环比增加同样是因为财政支出季末集中支出后在7 月份有所回落。非银金融机构存款7月份新增1.93 万亿,比 6 月份多增1.24 万亿,对应于该项贷款环比大幅增加。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加推升M2增速。7 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135.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3% ,较上月回升 1.5个百分点,连续第 4个月增速提高。M2的增速提高可能在于降准效应开始持续显现:虽然一般信贷需求并未明显变化,但是非银金融贷款与存款的连续大幅增长有效推升了M2的增长。

综上,7 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与M 2 增速均出现了大幅提高,给人的印象便是稳增长前提下信贷需求回暖,但是从细分项上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企业、居民的信贷数据并没有大幅增加。证金公司救市资金陆续到位后,非银金融公司贷款的增加导致信贷数据大幅增加;而非银金融存款项的连续大幅增加也有效推升了M 2 增速的连续回升,形成了虚假繁荣的景象。

重要提示文章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版权,若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股票频道STOCK.CNGOLD.ORG

下载金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