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
您的当前位置:股票首页 > 研报数据 >宏观研究>详情

每日金融

2016-08-04 00:00:00 发布机构:安邦咨询 我要纠错

债转股在国内市场已经成了 “过街老鼠”】

受经济下行、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恶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信用债 市场的违约事件从2015年以来显着增多,债券发行人和投资人围绕债务清偿和保本付息问题,双方的矛盾越发突出。7月22日,工程机械行业巨头中联重 科近期召开两笔债券的持有人会议,承诺不进行债转股、不恶意逃废债、尽一 切手段保本付息的议案获得全票通过。而在8月该日,此前引发舆论哗然的东 北特钢连发两公告,表示不会采取恶意逃废债行为,不会单方面对未兑付的债 务融资工具采取债转股行为。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宄团队看来,这表明 市场对于“债转股”政策的反对声浪越来越高,那些试图借此转嫁危机的企业 和地方政府要正视市场声音了。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今年国内信用债市场共18家发 行主体的38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达247.6亿元。而从2014年国内市场打破 刚兑至今,总共违约金额在376亿元。可以看出,今年大半年的时间,违约金 额几乎已是前两年的2倍之多。从行业来看,钢铁、煤炭、有色这些过剩产能 集中的传统行业,是企业债违约的重灾区;同时,农业、食品、物流等行业也 陆续出现了违约事件(例如南京雨润、江苏中联物流等)。而更引发市场担忧 的,则是违约事件在国企领域的爆发。

受国家投资驱动模式以及各种扶持政策的刺激,央企、国企在“做大 做强”的名义下实现快速扩张的同时,在不断挤压民企的生存空间。尽管国企 的生产效益、市场竞争力以及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普遍弱于民企,对国民经济 的整体拉动作用也低于民企,但因为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政府背书,市场 和投资者曾普遍认为国企出了问题会有国家“兜底”。但今年出现的一系列信 用债违约,让一部分投资者意识到,企业债市场并不总存在“刚性兑付”,国 企违约风险开始引发市场普遍焦虑。特别是国企由于体量巨大,一旦出现违约 问题,其规模和负面影响的程度都大大超过民企,违约债券的后续解决也比民 企难得多。从数据上看,今年的债券违约中,涉及央企子公司和地方国企6家, 相关达164.7亿元,占违约总金额的近七成。可以说,国企正在上升为国内信 用风险的主要来源,成为信用债市场最大的“雷区”。

重要提示文章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版权,若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股票频道STOCK.CNGOLD.ORG